過去半年,國際研究機構對中國經濟預期的翻轉如同坐在過山車一樣。六七月間,多家機構看空中國經濟,摩根斯坦利甚至認為中國將經歷“超級熊市”,隨時會有“硬著陸”的風險。然而半年後的今天,他們又一次次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認為許多數據“令人鼓舞”。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總理李克強此次的中東歐之行變得格外引人關註。他領導新一屆政府沉著應對,在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引領中國經濟觸底反彈,這令許多此前“看空中國”的分析人士大跌眼鏡,進而刮目相看。
  英國巴克萊資本公司曾經梳理李克強發展中國經濟的理論。在近日公開的一份講話中,這位擁有經濟學博士頭銜的中國總理將新一屆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思路,稱為“創新的宏觀調控方式”。
  今年3月剛剛就任中國總理的李克強,上任之初便面臨著全球經濟低迷的困境和嚴峻的國內經濟形勢。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僅為1.3%,日本0.3%,曾經與中國被並稱為“金磚四國”的巴西、俄羅斯增長速度都不超過2%,印度的增長率也只有4.8%。
  事實上,中國二季度經濟一度也曾跌至近兩年新低。
  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李克強說: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保持定力,穩定政策”,堅持不擴大赤字,不超增發貨幣,不用短期政策性投資刺激經濟增長,而是通過“穩增長、調結構”,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這表明,此番經濟“回暖”,並非採用量化寬鬆撬動貨幣杠桿的宏觀調控思路。即便在今年6月中國銀行業出現“錢荒”之時,央行也依照國務院指示,始終按兵不動,拒絕釋放流動性,要求各家銀行“自己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積極尋找推動經濟發展轉變的方式,包括提振出口、擴大內需,而更為核心的動力則來自於深化改革。
  過去半年,李克強所領導的新一屆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簡政放權”。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三月以來,國務院已經取消、下放了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並且向基層政府層層推進。而這一改革所帶來的直接結果便是市場的解放:今年三季度,中國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加了18%,其中民營企業增長的比例高達31%。
  事實證明,上述舉措已經顯見成效。中國經濟在新興經濟體仍然普遍不景氣之時,及時止住下滑勢頭,實現了“穩中向好”。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以7.8%的增速企穩回升,此外,社會用電量、貨運量、工業增加值、PPI指數等多項經濟數據均表現搶眼。
  同樣180度翻轉的,還有半年前曾經看空中國經濟的國際研究機構。花旗銀行、瑞信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等機構普遍開始唱多中國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地區副主管兼中國工作組主管馬庫斯·羅勞德爾(Markus Rodlauer)說:“儘管國際環境依然艱險,但IMF仍預計中國經濟將保持持續增長步伐。”
  至於曾經悲觀預估中國可能“硬著陸”的摩根斯坦利,則在9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經濟增速急劇放緩的情況可以避免,在淺U形的探底後,中國經濟將實現反彈。
  而在10多天前,中國經濟又有了新一輪利好消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釋放市場力量,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情緒。世界銀行行長金墉(Jim Yong Kim)12日在華盛頓評論說,中國仍然在改革的道路上前進,“預計中國將出現較高質量的經濟增長”;經合組織經濟研究與戰略部主管卡爾•達爾曼(Carl Dahlman)則認為,如果中國通過改革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值此重要節點,中國總理在中東歐經濟論壇上所釋放的信息,將為解讀中國經濟後續發展提供一個新的視窗。(劉硯清)
(編輯:SN0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wjyjniv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